《我就是沒辦法不在乎》讀後心得|成為被動助人者

高敏感族群具備高度的同理心,總被視為傾訴對象,甚或「情緒垃圾桶」。他們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人身上,先滿足他人的需求。同時也很容易受他人的情緒影響。他們甚少體察自己需要,總是希望維持融洽的氣氛。這本書提供了一些實用方法,教導人們如何成為一個好的聆聽者,讓傾訴者可以開懷傾訴。另一方面,也教導高敏的聆聽者在吸收負能量後,如何稀釋負能量,並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,活出自在和平衡。

我就是沒辦法不在乎
我就是沒辦法不在乎|Ilse Sand
Table of Content

Ilse Sand 是心理諮商師,本身也是高敏感族群。她潛心研究心理治療的方法,特地為高敏感族的人開課,讓他們找到生活中的平衡。作者另著有《高敏感是種天賦》、《內疚清理練習》、《敏感的剛剛好》等書籍。

高敏感度的人具有同理心,容易成為被傾訴的對象。本書教導讀者如何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,也從案例中示範如何應付糾結的情緒。

1. 鏡映

鏡映是先耐心聆聽對方的話,然後重複其內容。一來讓對方感受到你專注在他的內容上,二來可確認自己聆聽的內容是否正確。過往我常常在對方說到一半時按耐不住發問,有時一段對話被我硬生生砍開好幾段,此舉不但減少了對方談下去的意欲,也使他們感受不到聆聽者的專注度,覺得對方只想發表意見或只好奇於感興趣的部份,因而產生不愉悅的傾訴體驗。

因此,若果聆聽者在傾訴者說話時有疑問,可先把問題硬生生吞到腦殻裏(笑),把它們安置在腦海的抽屜中,待對方發表完畢後,以鏡映方式重複內容,再從抽屜裏拿出想補充的問題。這樣對方會感到被關注和被尊重,整段談話也會變得流暢和舒服。

鏡映
picture by Joeyy Lee on unsplash.com

2. 給對話留白

在深層對話中,難免會產生較長時間的停頓位。停頓位每每包含了許多的含意,而非單純的尬頓。通常深聊後的停頓位,可讓彼此有喘息的空間,消化剛才的談話內容,深化雙方的說話內容,從而帶出更深層次的洞見。因此,無必要為每段對話都填上滿滿的音符,有時來幾個休止符又何嘗不可呢?

3. 同理心

同理心
picture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.com

作為聆聽者或旁觀者,有一種鏡頭拉開,從上向下望的俯視感,彷彿這些戲碼都了然於胸。有時不稱職的聆聽者會急於抖擻自己過去的經驗:「看!我以前也經歷過類似的經歷,沒準他就不是個好東西。」跟着就嗶哩嘩啦像瀑布般發表偉論,順帶讓傾訴者移形換影地變成聆聽者。

如果不想以上的情況發生,聆聽者同時要演活「被動助人者」的角色。當傾訴者六神無主地表示:「我不知道該怎麼辦」時,你可以試着說:「但願我能告訴

你怎麼辦」。這樣稍稍後靠,成為一個忠實的補給者,而非活躍的前線,保留空間讓傾訴者思考解決方案,而非單純地從聆聽者過去的經驗中,找尋「標準答案」。

4. 如何照顧受助者的羞愧感

最近一位朋友分享他成為第三者並東窗事發的經歷,當中夾雜自責、羞愧及痛苦。如何使傾訴者抒發情緒的同時,降低羞愧感呢?

首先,聆聽者要給予傾訴者足夠的安全感,讓他們感受到你是一個可靠的人。此外,當傾訴者向你揭開最不堪的一面時,聆聽者只需要淡然傾聽事件,並願意持續交流,這能減低當事人的自責感。過程中不帶批判或是中途抽身疏離,都能有效讓傾訴者放心抒發情緒。

另外,聆聽者可以擔當被動助人者的角色。不要急於發表意見或是主動提供協助,而是讓傾訴者從自己所說的事情中,再一次回帶,發現可以改善的地方,並學會接受自己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。

如何照顧受助者的羞愧感
picture by lina-trochez on unsplash.com

作者說談心最好的時機是開車或洗碗時,似乎手上有着重複性的工作,就會不由自主地抖擻所有事。所以,假如想窺探秘密,記得要逮著這些時機(偷笑)!在談話的過程中,大部分人透過說話獲得能量,他們理清了問題也抒發了情緒,而傾聽者往往在過程中失去很多能量。因此,作為傾聽者也要好好照顧自己的需要,避免掏空自己去幫助別人。假如想深化高敏感的課題,這是一本很好的人際關係指南,能增加生活中的平衡感,減輕超載的情緒量。

書本資料

✎ 書名| 我就是沒辦法不在乎
✎ 作者|Ilse Sand 伊麗絲.桑德
✎ 譯者| 梁若瑜譯
✎ 出版| 平安文化有限公司

Share it on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