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不死的蝴蝶》讀後心得|陷入泥沼後觸碰太陽

因為「蝴蝶」二字而與這本書結緣,我對蝴蝶情有獨鍾,至於什麼是蝴蝶球,就超乎我認知以外的以外。看到書背上寫著作者曾被性侵的經歷,不免使我想起小時候看過一本書——追風箏的孩子,看完這本書後有種餘音裊裊、發人深省的感覺,其中提及性侵的經歷讓小時候的我印象非常深刻,難以想像這個世界怎麼可能發生這種事,彷彿能感受到作者的屈辱一樣。日後看到有關性侵的書籍,總會勾起那時的難受感,這也是曾經我不想翻開《不死的蝴蝶》的原因。最後我還是禁不住好奇心,想知道蝴蝶球怎樣改變作者生命的軌跡,所以閱畢全書。這本書我閱讀的是中文翻譯本,譯者文筆流暢、用詞到位,而且有許多新詞彙或形容方式讓我眼前一亮,是一位文字功力深厚的「文字家」。
不死的蝴蝶
不死的蝴蝶 |R. A. Dickey & Wayne Coffey
Table of Content

自傳——作者迪奇/威恩.考菲(R.A. Dickey)的一生起伏跌宕,無論在原生家庭、事業及後來組織的家庭中,都有著不同的轉變。父母在迪奇幼年時離異,母親染有酒癮;父親另組家庭,雖然阿姨(後媽)對他不錯,但他在這兩個家也找不到歸屬感。

後來他投入棒球運動,才感覺到稍微的安定感,因為賽季不會輕易「離異」,每一季都會持續打下去,相對於原生家庭那若即若離的「牽絆」,球賽較有安全感,讓作者較安心。

此外,迪奇很早就愛上了朋友的妹妹—安妮。在信仰的見證下,相伴成婚。安妮為了迪奇,與孩子在十年間搬了三十一次家。過程中作者的棒途時高時低,有過一夜情,使兩人的關係跌至冰點。

bill stephan xzikohlx4jY unsplash
photo by bill-stephan on unsplash.com

1. 選擇蝴蝶球的原因

書中提到一般棒球手投慣速球和練習完美弧線,很小機會轉投蝴蝶球。蝴蝶球在棒球裡是屬於怪異的球種,球速較慢、飄忽,忽上忽下,忽左忽右地飄移。這種輕飄飄、軟綿綿的球與傳統有勁的棒球相異,因此改成蝴蝶球的球手容易被輕視。

為什麼迪奇還是會選擇轉做蝴蝶投手呢?從大學到職棒期間,迪奇雖然贏過大大小小的獎項,但不足以長期擠身於大聯盟,加上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情況下,邁老的他不禁疑惑自己能否一直維持體力。職棒載浮載沉、擁有一家子要照顧的迪奇不禁為前途堪憂。因此決定轉入球路較軟的蝴蝶球。

2. 受挫與背叛

迪奇的太太——安妮家世背景相對作者好很多,而且還是學霸一名。她在美國田大以第一名畢業,為了幫補家計,支持迪奇圓夢,做過遠低於她能力的工作,包括擔任售貨員和教老人有氧舞蹈等。為了支持丈夫的棒球職業(作者由於球賽和訓練等原因,要到不同的地方受訓),安妮甘願在十年間搬家三十一次,只為成全丈夫的夢。書中記述了一個小故事,安妮在迪奇受訓時打電話給他,說她想為新家買一個裝飾品,砍過價後大約百元左右,迪奇當時的球績不是很亮眼,也沒有很高的薪水,對於老婆還「大手大腳」的倍感不滿。從第三者的視角也可以看見兩個人這樣做各有原因,安妮重視家的氛圍與美感,而迪奇缺差不多被自己的球績和薪水壓垮了。

示弱的力量
photo by rodnae-productions on pexels.com

雖然安妮對家庭做出巨大的付出,但是疲累的迪奇讓雙方漸行漸遠。安妮曾經問過迪奇:「為什麼你對孩子那麼慈祥,卻不怎麼關心我?」,迪奇回答:「因為孩子需要父親的愛啊!」,安妮隨即表示她也需要他的關心。我想那時安妮應該憋了很久,非常卑微地向迪奇提出訴求,卻未得到迪奇正視,他還與其他人發生了一夜情。安妮得知後,無法接受,決定暫時分開居住。迪奇的事業、家庭都跌入低谷——「幽暗孤獨的空屋與我的心情兩相呼應」,這是我其中一句特愛的句色,以死物類比人物心情的貼切形容。

史提芬
不要壓抑自己的情緒,誠實面對自己的情緒。
只要能當下面對,他們日後便不會強力反撲。

3. 陷入泥沼後觸碰太陽

helena lopes PGnqT0rXWLs unsplash e1666789002262
photo by helena-lopes on unsplash.com

迪奇在大學時期,棒球成績不錯。後於1996年成為遊騎兵的球員,本來前途無可限量,但是體檢時發現缺少了尺側副韌帶一條三角形的組織而沒有被錄取。後來的他在的賽事上載浮載沉。迪奇也有沒自信的一面,有時在練習時穩券在握,但實際比賽時又害怕犯錯,致使打出的球不如預期。書中有一些話我想在職場打滾過的讀者可能很有共鳴:我還在原地踏步。我檢視自己的職棒生涯,看不出有任何進展。」這句話換個地點及公司名稱,大抵很多人也會有同感吧!

一夜情後,作者的前途亮著的燈變得更加隱若。他在小聯盟的成績不足以翻身、職棒生涯伴隨著嗟嘆、小時候被性侵的經歷一直是心裡的秘密創傷、現在還搞出家庭破碎這麼一出,讓作者無數次想過結束生命。但當想到孩子們時,他不願意成為孩子眼中一個遇到困難就尋死逃避的人。

作者一次又一次的失敗,一次又一次地站起來,真的一點都不容易。每次氣餒,他也不服輸,堅定地走下去,他說:「人不怕被打敗,只怕與不到可以真正打敗自己的對手。我怕他,但我也喜歡他,這就是旅行帶給我的成長。」

新約羅馬書第五章三至四節
在患難中歡喜,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,忍耐生品格,品格生希望

4. 信仰與謙卑

作者以信仰穿梭故事的來龍去脈。無論在球場、還是家庭上,也交託上帝。需要的時候,聖經的章節或相關的話語會鑽進他的腦袋裡。比如在賽事上,面對棋逢敵手的對手時,他寫道:「我知道上帝不會給我超過我能力之外的挑戰」;新的一天到來時,他寫道:「別忘了,上帝的恩典,日新又新。」。有次,作者誇下海口,揚言能度過密蘇里河岸。但在游泳途中,由於浪洶喘急,作者未能成功抵彼岸之餘,已經在中途累到幾近四肢跪地。他這件事上看見了自己的卑微,本來自認一切操之在握,結果發現在洪流下自己到底有多脆弱。

跳水入河時,我自認一切操之在我;結果發現,上帝才是主宰者。

很久沒有看過故事性的小說了,真的太爽了!因為重新看書後,一直都在看書籍裡推薦的心靈及勵志書籍,很久沒有認認真真看過故事書/小說了!好喜歡作者有意無意地在段落間透露一些球界潛規則,或是借出書酸人一道,或是感謝在路上支持過他、給予過他幫助的人。在這本書裡,看見了一個幾乎坦蕩蕩的人,把自己的秘密、對妻子的不忠、球場上的成功的喜悅與失敗的失落都通通寄諸於文字上。作者透過文字告訴讀者他的體悟:「如何在痛苦與喜樂中活出當下。能夠學習承擔苦樂,昂然行立於人世」。

蘇格拉底
未經反省的生活,不值得過

書本資料

✎ 書名| 不死的蝴蝶 : 大聯盟蝴蝶球傳奇投手R.A.迪奇,逆轉生命困境,乘風再起的真實故事 = Wherever I wind up : my quest for truth, authenticity and the perfect knuckleball

✎ 作者| 迪奇(R. A. Dickey) & 威恩.考菲(Wayne Coffey)

✎ 譯者| 柯清心譯

✎ 出版| 商周出版

Share it on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