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去有風的地方》《夏天不上班》|我已經很努力生活了| 隨筆

最近如《去有風的地方》及《夏天不上班》成為熱門題材拍成電視劇,主要是講述城市人遠離高壓工作,不作任何計劃地到偏遠地區休息。兩個故事的主角均在城市的高壓工作下,每天笑面迎人,努力工作,付出百二分的努力(奴力),其中一個主角什至被上司欺負,這樣的環境像是一把刀,使女主毫不猶豫地劃開這樣的工作包袱,到近郊地方休息和探索自己。

去有風的地方
去有風的地方 | 夏天不上班 | 影劇分享
Table of Content

4個整理重點

1. 無法享受工作

上班工作著實要放下大部分的自我,做公司的事情不可以撒脾氣不完成,無論多不想幹,都要硬著頭皮做,並且做到最好。反之,如果這是母親大人下達的命令,可能你已早早瀟灑走到門口,拍拍屁股,關門大吉。

大部分現代人無法享受工作,但為何上世紀的歐洲人整天幹農活,回家休息片刻,轉頭去擠牛奶卻能達至心流?有時我也有疑問句,是否像前人一樣把工作融於生活中就能達到正向生活,還是先選擇喜愛的事情,其他事情就可以順暢進行?

2. 疫症下社會重調步伐

大疫症下,許多人不得不改變生活或工作的步伐,諸如在家工作、不設晚市堂食就自己煮飯等等,這似乎對個人、自我層面上創造了更大的空間,思考過往的生活模式是否不能改變?到底目前的生活是否要延綿到六十五歲退休?生命是否有更多可能性?

去有風的地方
photo by kym mackinnon on unsplash.com

放下工作,兩個女主決定到遠離城市的地方暫住。她倆每天也沒有事先安排節目,大多是被當地人牽引,才幹起事來,例如《去》的女主有時幫老人擺攤、幫忙老人尋孫子、幫當地人拍攝旅遊特輯等,《夏》女主則是到圖書館看書、到醫院照顧新認識的朋友、一次被邀請的旅行等,她們像是具有磁力一般,活動找上了她們。

兩個故事讓我最喜歡的是在一群朋友圍著吃飯的情景,似乎有著無形的線牽引著彼此,了解大家的近況,互相調侃、互相答謝,讓彼此的心更貼近。

3. 常言道

計劃
picture by 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.com

兩個故事中總有些人會問女主一些「常言道」的問題,「你接下來有什麼計劃?」「你這個年紀怎能沒有計劃?」。這兩個女生都表示沒有計劃,就散散心而已。但這個答案怎能滿足到「常言道」,他們想聽到的是傍佗大計,最好要離地得來,又帶點貼地,你要是回答他們休息過後就努力找工作的話,這標準答案沒準打一百,他們也會離開,反而得不到標準答案,就耗在原地教你如何得一百。

4. 休息是自我修復的旅程

「常言道」對休息的定義不清,認為休息時要想好接下來的計劃,腦袋空空妄想過生活。他們有他們的道理,只是我更愛如女主般,不強求,休息時腦袋空空,想到什麼做什麼,想做什麼做什麼,輕鬆表現自我之餘,也能真切地與人建立關係。她們邊休息,邊調整步伐,擺脫既定的規範,摸索一條合自己意的路。人生的回喘,只不過是為了走更遠、更貼近心之所鶩的路,當回顧一生時,為自己走過的路微笑感恩,而非追悔莫及!

影劇資料

🎬 片名 | 《去有風的地方》《夏天不上班》

Share it on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