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》|成為探險家

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》是一本遠近馳名的書籍,最近終於有機會拜讀。它以牧羊少年為主線,帶出追尋夢想的過程和掙扎,同時也著墨介紹另外兩種人:心中有夢盲目追隨;和心中有夢卻不敢追隨的人。書中有些地方至今不解,希望完成這篇文章時,已能解答其中。

牧羊少年奇幻之旅
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| Paulo Coelho
Table of Content

Paulo Coelho生於巴西里約熱內盧,他順從父母之意就讀法律院校,之後放棄學業,並成為嬉皮士,遊歷於多個地方,如北非、歐洲、南美等。後回到巴西成為填詞人及小說家。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》一書已印刷超過一千一百萬冊,翻譯約40種語言,可見此書泌人心脾的程度。

本書有許多思考點,講述了牧羊人棄羊到金字塔尋寶的故事,過程中牧羊少年幾度想放棄,但最終完成旅程,收獲碩豐。我常常要回看作者的文字,跟作者的文字混熟後,再推移置到人生層面思考和反思。

 

1. 無拘無束,自由自在

牧羊少年本身並非牧羊人,只是喜歡遊歷而當上牧羊人。他的工作為他帶來許多短暫相處的朋友,他喜歡這種不用長時間對着同一幫朋友的相處模式,因為長時間相處,缺點便會原形畢露。時間久了,朋友會要求你改變,你也會要求朋友改變,雙方似乎都很清楚該怎樣過活,而對對方指指點點,實質卻一無所知。

因此,牧羊少年喜歡周圍遊歷,認識新朋友,短時間的相處無需特意遷就彼此。他雖然年紀輕輕,似乎已看化了人際交往,喜以距離感,來一個「看着我不妨濛一點」的原則結交朋友,十足顯示出他那無拘無束、自由自在的性格。

2. 每個人也有天命

天命—一直想做的事。「當你真心渴望某種東西時,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你完成」這句話是否很熟悉?這是近年來非常興起的一句話,借以鼓勵人們追尋夢想,並給予力量和希望。

書中提到每個人在任何一個人生階段,都能夠完成他們的天命,似乎在說無論是十幾歲橫衝直撞的少年,還是遲暮年邁的老人,都有能力完成夢想。

但是為什麼夢想對大多數人來說,是遙不可及的呢?更多人更在意別人的看法而忽略了天命,例如想成為作家的人,擔心作家未必有穩定收入和其他人的看法,也沒有信心能寫出一本書,堆砌諸多藉口,把天命扔到九霄之外。在天命的路途上,就如《創作,是療癒心靈的旅程》一書所提出的—前進兩步,後退一步的過程。

 

kym mackinnon a0wxZkzM9eE unsplash 1
photo by kym mackinnon on unsplash.com

3. 成為探險者

牧羊人看着羊群,他為牠們帶來食物和水,羊群可能早已忘記了生存本能。相反,牧羊人選擇了不一樣的路—不斷遊歷,這世界如斯廣大,一蘿趣事正等着牧羊人發掘呢!

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的一件趣事。那時放學回家大概走約十五分鐘,有次忽發奇想,跟同行的朋友提議走不一樣的路,之後我們也會這樣探路。過程中關閉自動啟航模式,開啟自我意識,看見了平時少見的人和事。記得有次在發掘新路時,看見大樹前側躺着一個紅噹噹的神主牌,那位置有點偏僻,嚇得我們拔足脛走。雖然事隔多年,但「秘境探索」的刺激感和期待感,至今仍然暈染於心坎中。

牧羊少年在成為探險者的路途上沿於一念之差。他以羊群換取金錢,但卻遭人偷竊,此時他在一個決策點上:是成為被偷的受害者,還是探險者:把此視為奇妙的經歷,並繼續尋寶。最後他選擇了後者。

牧羊少年在成為探險者的路途上沿於一念之差。他以羊群換取金錢,但卻遭人偷竊,此時他在一個決策點上:是成為被偷的受害者,還是探險者:把此視為奇妙的經歷,並繼續尋寶。最後他選擇了後者。

雖然在路途上遇到不少困難,有時使他不得已在某個地方滯留,但是願意嘗試新事物、觸類旁通的性格,使他收獲滿滿,例如:男孩從觀察中發現了吸引顧客的銷售手法,讓水晶商人的生意比從前好許多,生意突飛猛進。商人高興之餘,覺得足夠了,安於現狀就好,但最後還是相信男孩子的眼光,接受男孩第二個建議,使他的生意又迎來第二春。

成為探險者
Picture by Andrzej Kryszpiniuk on unsplash.com

此處商人可類比作一個見證夢想的光芒在手中暗暗熄滅,而次選的水晶生意在走下坡,但卻沒有想新的解決方法,只是回想過去生意好景的日子的人。他一直想去朝聖,但總以水晶店分身不暇為由,這樣三十年過去了,夢想仍是種子,沒有水份的灌溉,也沒有土壤的滋養,只是放在內心的最深處,有時拿出來觀賞,再看看水晶生意,又放回心的深處。因此,作者一句雖然絕情,但卻份外真實 ——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完成夢想。相反,男孩盡心盡力扮演好一個牧羊人和商人的小幫手,在過程中滲入自己的想法,開闢新路,大放異彩。他的嘗試為他創造了兩條後路——牧羊人或商人的小幫手。

只操心如何前進,完成目標的路就是不管走了多少路,都會回到原先的路程上。
——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》

4. 欠缺實際行動

書中有一點讓我甚為不解——一個竭力研究煉金術的英國人,放棄許多東西,幾經辛苦到綠洲找尋煉金術士,煉金術士要他努力進行實體練習,而非只看理論。

你看!
這就是我喜歡寫讀後感的原因。

因為我的不解是英國人已經放棄得夠多了,但還是得不到煉金術的精髓。反觀沒有煉金術基礎知識的男孩,卻得到煉金術士的指點。在文字的思考和統整下,發現英國人和男孩最大的分別是一個重視理論,時常閱讀艱深的知識,卻不行動;另一個則對遇到的事情有實體的體驗,願意「落手落腳」,男孩以寬達的心擴展到所能及的地方,想出不同的解決辦法,因此,旅程中帶給他不同的感悟。

經驗之人總分享面對挫折時要勇往直前,但在閱讀中的我們又何嘗不知道呢?只是在過程中真的痛苦萬分,如何克服對失敗的恐懼?或許就如書中所說,把自己視為一個探險家,不斷經歷和體驗。在追尋夢想的路上,一直都會考驗到其勇氣和耐性,反倒在這個節骨眼上,不能遲疑,也不能失去耐性。

書本資料

✎ 書名|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

✎ 作者| Paulo Coelho

✎ 譯者| 周惠玲譯

✎ 出版| 時報文化

Share it on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